谈到企业内部e-Learning平台建设及运营,我们通常会将很多精力放在如何做好一次直播,如何选购/制作精彩的线上课程,如何运营好一次线上学习项目等具体任务上。但往往运营得非常辛苦,事倍功半。很多小伙伴可能没有意识到,运营e-Learning平台这件事80%的难度其实是源于方向性错误。每次我问同行的小伙伴这个问题,得到的答案都是:我们的线下培训遇到了一些瓶颈,比如协调内部讲师困难,知识传播效率低,工学矛盾等等。
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回答是:“大家由于工作太忙,实在没时间参加面授培训,所以选择线上培训。”你会发现,很多人对e-Learning平台的价值定位是:一个做直播、看线上课的工具。但是它的价值真的仅仅如此么?我们不妨先跳出来想想,如果我换一个问题:一个大型组织为何需要HR数字化系统?为何需要财务数字化系统?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线上记录员工信息的工具,还是因为需要做线上报销?都不是吧?
我们需要这些数字化系统实现的是核心价值是——管理的价值。一个大型企业,不借助这些数字化系统,根本无法实现不同地区、不同权限范围的人员信息管理,更不可能仅仅通过线下的票据签批来管理繁杂的财务流程。同理,e-Learning系统的第一价值其实也应该是为管理服务。它绝不仅仅是培训部门自己做线上课的工具,而应该是将组织中所有部门每天都在发生的“学习行为”进行数字化留痕的管理工具。业务部门可能天天都在内部分享业务经验,生产部门有很多师傅都在带徒弟,客服部门可能每周都在更新知识和考试,你的内部专家、高管可能每个月都会做内部分享......想象一下,如果将这些业务端本来天天都在发生的学习行为,都搬到e-Learning系统中去实现并且留痕,即使你什么都不做,这也会是一个非常活跃并且有价值的系统。在一个大型企业中,一个不会用数字化学习系统做企业整体培训管理的人,就等同于一个HR人员从来没用过HR系统,一个财务人员没有用过财务系统。你是在用小米加步枪,打一场现代化战争,你是失控的。
因此,对于我们培训管理者而言,e-Learning平台的价值定位首先应该是一个“培训管理系统”,它有三个价值:第一,学习数字化。让已经在发生的所有学习行为“数字化”,不光是你发起的,更重要的是让每天都在业务端发生的赋能留痕,只要你做到这点,数据不可能差。第二,对业务而言,可以更高效低成本地解决业务场景问题。业务都有哪些场景?比如需要周期性地考试、需要迅速把一个学习案例铺向全国、让新员工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的文化等等。这些在业务端常年存在的场景,与你的学习平台结合,可以让他们更方便快捷、更低成本地实现,这是对业务的价值。当然前提是你能够说服业务去用。当大家都用数字学习平台进行留痕,就会产生数字化的标签和认证,进而跟每个员工的转正、奖金、晋升挂钩。比如说,转正需要完成特定的学习、考试;晋升中高级培训经理需要进行有足够多的授课课时等等。有意思的是,很少有人会把e-Learning系统放在HR系统、财务系统等同的位置上。大家可能会说:这两者本质还是不一样的,HR和财务系统都属于“业务刚需”,而e-Learning系统则属于是“锦上添花”。而这恰恰也是e-Learning平台运营真正的发力点:就是要想办法把e-Learning平台从“锦上添花”变成“业务刚需”。
在企业中,e-Learning平台应该为员工C端服务,还是为组织B端服务?打个比方,假设你企业的e-Learning平台是一个淘宝网,很多运营者会把自己做成这个淘宝网中“唯一的商家”,他们会采购/制作上线很多的“宝贝”,希望企业中的每一个C端去“买单”。殊不知,大部分员工根本不关心HR部门或者培训部门,想让他们学什么,给他们提供了什么内容。他们关心的是谁呢?是他自己的领导、自己的组织让他学什么。所以正确的做法是,你不应该自己开一个唯一的淘宝店,而是吸引并服务好更多的“淘宝商家”,让他们用你的淘宝网发布他们自己的“宝贝”,去吸引能被这些商家影响到的学员去进行内容消费。越多的商家用你的淘宝网做他们自己的业务,你自然可以“赚钱”。这些所谓的商家是谁呢?可能是HR、培训负责人,可能是业务老大,可能是安全专员,可能是班组长等等,总之他们一定是自带学习场景的人。没有系统,他们本身也需要做这些赋能的事,而通过你的e-Learning系统,他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达成目的。这就是把平台从“锦上添花”变成“业务刚需”的过程。
坚定明确的信念是基础。梳理平台运营逻辑,明确平台的价值定位、目的和目标分别是什么?逻辑清晰的平台运营机制是核心。机制就是明确给出大家跟随与不跟随的利弊, 比如积分考核机制,不同的学习或者授课行为都可以获得积分,而不同人群达标的分数也会不同;或者标签制度,参与学习、完成项目的员工会获得相应的标签,标签会作为之后认证、晋升的参考。简单有效的数字工具是保障。借助数字工具,让平台运营机制能够简单轻松地被监控和执行,比如方便快捷地记录员工的积分等等。这个阶段通常是最难的,因为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,没有人来找你,你需要主动出击来找到目标客户,靠我们的温度、专业度与个人魅力把天使用户给拉上船。目标客户的衡量维度可以从2个方面考虑,一个是否自带流量,一个是培训成熟度高、跟你的亲近度高,容易合作。3.找到业务sponsor(赞助人)让平台融入业务流程有一个概念,我特别喜欢,可能大家也听过,叫做JTBD(Job To Be Done) 。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业务本来就需要做的,但是存在痛点的事情,帮助他们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完成。
首先一定要把每年企业的顶流事件牢牢地抓在手里,比如产品发布/解读,新政策解读,年度总结,学习年会。其次抓住一次机会,要尽可能的做到极致,不要出纰漏,做成标杆样板间。总之,企业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,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。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,也能扩大他们对企业的贡献。即使线下的培训受环境所限难以开展,仍可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。如对「鲸打卡云助教」有更多信息想要了解的话,欢迎拨打177-2464-9279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进行咨询。
